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社情发生的巨大变迁,当代中国青年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要坚定理想信念,向人民学习、向实践学习,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练就“五把刷子”,自觉担当重任,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五把刷子”由来已久,源自“春雷行动”和“雏鹰计划”。“春雷行动”是改组前期针对竞聘学生干部群体的综合考察,包括他们的第一课堂(学习)、第二课堂(活动)、第三课堂(寝室)和第四课堂(网络);而“雏鹰计划”是“阳光假期”的前身,倡议先锋榜样们在假期阅读一本好书、参与一次实践。综合“春雷行动”和“雏鹰计划”,便提出了“五把刷子”:先锋榜样要学会思想、学会说话、学会做事、学会办文、学会为人。
其实,“五把刷子”不仅仅是青年学生应该学习和积累的生存技能,更是一个人走向未来、知行合一的制胜法宝。
要学会思想,用系统思维提升思辨能力。学会思想,是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独特密钥。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提出:“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当代青年,感性、独立、注重意义感,但也容易在“内卷”“躺平”大军中迷失自己的独立内观、奋斗方向,变得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党的二十大报告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勇于“革自己的命”,体现的是人民至上,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系统思维构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系统逻辑和本质力量。
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也应该习得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系统思维武装头脑。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思辨未来国际关系秩序和中国所面临挑战的思考,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把小我融入大我,将青春奉献祖国。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为了逃避就业、职场和家庭责任而盲目地冲入考研大军,左顾右盼信念不坚;才不至于看到“王宝钏挖野菜”的梗在网络爆红,就去嘲讽“恋爱脑”,从而偏离对爱情本质的理解和思考。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的那样:“思维既把相互联系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一体,同样也把意识的对象分解为它们的要素,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
要学会说话,用文化涵养提升话语能力。绝大部分人只要能张嘴、会发声,就会说话,但却又不会说话。在家里,面对家长对专业、学习、成绩的询问躲起了猫猫,没聊几句就用一句“说了你也不懂”给搪塞过去;在课堂,面对课程、专业、问题的挑战,不知道如何开口请教展示广阔的问题域,就连请假申请,也只会线上申请、不会当面说明;在团学组织,面对各类事务协调、人际处理,变得不知所措,甚至失语,而在网络社交平台,却能洋洋洒洒写下霸气檄文抱怨种种“与自己切身利益对冲的不公”;在寝室,面对室友相处,因为脏话连篇,不得不落个孑然一人、清冷不堪。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有少数干部不会同群众说话,在群众面前处于失语状态。其实,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
如果说,你通读了“子夏问孝”的典故、理解了孝不如顺的涵义,那就知晓了“色难”,就能多和爸爸妈妈说说真心话、贴心话,让家成为你歇脚养力、扬帆远航的港湾;如果说,你通过查阅文献、实践锻炼,让专业知识里面,知道的不知道,变成知道的知道,让不知道的不知道,变成知道的不知道,相信与师长对话专业的时候,不至于牛头不对马嘴,或许还会有相见恨晚的惊喜;如果说,你在第二课堂的某个学生组织,能用真挚的情感让别人说真话、用倾听的姿态让别人多说话、用负责的态度让别人敢说话,我相信,你一定已经练就了把话说好、把事办成的本领;如果说,同在一个屋檐下,你没有匍匐在功利和算计之下,你的话语就不会猥琐,而是阳光;没有心藏嫉妒和怨恨,你的话语就不会狭隘,而是温暖,你也一定能够收获真正的友谊、实现生活世界的自我复兴。《周易系辞》中说:“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把学会说话作为增强本领的必修课。因为在认识论上,说得好和做得好,具有内在的、先验的交融,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要学会做事,用尺寸之功提升统揽能力。记得早年的一次学生干部例会,我与青年学生分享过一句《道德经·第六十三章》的金玉箴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从中体悟“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成事之道。过去一个甲子,“天外天”人深耕“魅力非遗 守望瑰宝”乡村非遗文化寻根工作,以绣花般的精心、耐心、巧心和恒心,不被环境所遮蔽、所伪装、所硬化,从非遗寻根切入,完成了省内首次区级非遗传承人、项目评估工作全覆盖,连续8年参加社会各界祭祀中华道德始祖舜帝典礼,为20余所大中小学和众多华裔青少年进行非遗文化的专题讲座,真正让青年学生在乡村振兴的小事小节中,提升统揽能力和战略思维,实现自我价值,真正做到脚下有土、心中有谱。
习近平总书记所著《之江新语》中,有一段文字形象生动而又意蕴深刻:“我们既要大处着眼,学习曹冲称象,善于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这头‘象’,置于构建和谐社会全局这条‘大船’上来定位和谋划”“同时,又要小处着手,学习庖丁解牛,善于从具体的现象中把握客观规律,以有效抓手之‘无厚’,入关键环节之‘有间’,拿出具体的工作措施,抓好落实,取得实效”。这段话就强调了做事的方法论,明晰了广大和精微的辩证关系,学会做事,不仅仅是避免做事方法的异化,更是蕴含着克服异化的无限潜能,防止因“细节中的魔鬼”损害大局。
要学会办文,以文无定法提升研究能力。办文是一项专业,涉及各个领域;像穿衣服,上下有鞋帽,中间有衣裤,怎么穿都可以,关键就看怎么搭。是逻辑缜密、字斟句酌的中山装,还是轻松幽默、妙笔生花的潮流款,就看我们如何朝着文无定法、文有大法的方向努力,融会贯通。但青年学生在办文过程中,不管是写策划总结、会议纪要还是写项目申报、评论摘要,为了凑字数大量摘抄原文原句,为了图省事儿照搬原文格式的情况屡见不鲜,这对学懂弄通做实重要讲话、重要精神的厚重内涵,对摸索专业规律、提炼思路观念、创新对策措施鲜有裨益。
因此,一份策划要写清楚活动立意、任务调配、团队分工、注意事项、既定目标;一份总结要道明白工作理念、行动思路、亮点特色、存在问题;一份申报要弄透彻项目背景、行业痛点、实施规划、资源调配……青年学生在办文的过程中,有了真正办文该有的内容,再加上“龙骨”“金句”,才能显得有骨有肉、有里有面、有声有色,而不是东拉西扯、东拼西凑。我曾经通读过我校水利专业2018届校友、全国母亲河奖获得者汪松哲在大一时送呈学院的《水资源协会未来发展规划报告》和他那教科书式的“十佳大学生”“国家奖学金特别奖”汇报,其解释模式、路线选择、内在构建都超越了传统的汇报框架,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道,深受师生好评和点赞,是我们近在身边的“优良文风”。
要学会做人,以养心修德造福提升仁爱能力。众所周知,王阳明的一生并不顺遂:25岁会试落选;34岁杖责入狱、被贬龙场;44岁入贼寇四起之地。但他仍然“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遥看花开,静享生命。圣人况且如此,作为当代青年,更应该鼓起“到中流击水”的劲头、拾起“望尽天涯路”的抱负、生起“衣带渐宽”的情怀,经历一些摔打、挫折和考验,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与世界、人与自我的最优整合和必然归宿,努力把自己的玻璃心养成一颗闪闪红心,努力为“小我”“大家”接力奋斗。
在我的带班经历中,有一个名叫卓悦的卓越班长,让我更新了对班长做人的内在价值、需要和期待。室友凌晨无故哭泣,卓悦带头,室友们每人俩小时,轮流陪到天亮。自那以后,室友的任何情绪波动,她都会第一时间出现、第一时间劝慰,并适时地告知老师和室友妈妈。不管是“充当树洞”还是“热脸贴了冷屁股”,卓悦始终不离不弃,至亲也不过如此。寒假将至,催打卡是件苦差事。卓悦说:“我不允许十点后,催打卡的名单里面还有我们班的同学。”她这么说,也真的这么做到了。人立天地间,不论在哪个成长阶段、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以人格力量寻找提升仁爱能力的钥匙。只有根深的大树,才不会被风吹倒。
心怀高远志向的年轻人都渴望成长,想以出色表现一鸣惊人。然而任何人的成长成才,莫不来源于一点一滴的积累沉淀和锲而不舍地努力付出。而“学会思想、学会说话、学会做事、学会办文、学会为人”这五把刷子,就像拢指成拳、聚火成焰,是一个人所有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慢慢地引导青年学生构建健康的、积极的、清醒的内观,不论外界如何动荡浑浊,内心依然澄明安宁。面对当代青年应该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学会“五把刷子”,不畏将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烛照世界。
作者简介
吴伟泉,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辅导员,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浙江教育新闻年度人物、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浙江省优秀辅导员等荣誉获得者。同为“泉心泉意”辅导员工作室、“天外天”曲艺文化育人工作室负责人,创演育人视频、文字作品百余个,累计文字10余万字、网络阅读量近千万次;参编著作2部,主持参与课题多项,发表学术文章近10篇,相关工作成果被学习强国、人民网、央广网等百余家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