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与概述
“华哥,出大事了,我室友打球撞到头,躺地上晕过去了!现在咋办呀?”三月某日21点30分许,辅导员接到小李(化名)电话反馈:室友小张(化名)篮球赛时意外绊倒,前额猛烈撞击到球架铁栏,倒地晕厥,呼叫无反应。事发突然,情况危急,球队学生在辅导员的建议下分工协作:小李留守小张身边确保周围安全,并防止随意挪动伤员;班长小赵(化名)尽快联系场地体育老师、门卫、医务室医生;小钱(化名)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保持手机畅通并至校园门口引导救护车。
接到电话后,辅导员第一时间赶至现场了解情况,安抚学生,联系院系领导、校保卫部门进行适当处理。约20分钟后救护车赶到,辅导员与小李、小赵随行至医院。后医院初步诊断伤者额骨凹陷性骨折,辅导员联系小张父母说明伤情。凌晨2点,小张父母赶至医院。经医生建议:患者病情稳定,由父母陪护,待后续进一步治疗。
二、案例分析与应对
1.时间就是生命
辅导员接到电话,得知情况危急,随即发动大家分工协作,第一时间拨打120,自己立刻赶至现场。救护车抵达后,辅导员马上提醒学生室友拿取提前备好的临时衣物、身份证件等随行至医院。
2.团结就是力量
鉴于小张病情,辅导员就近发动班委、体育老师,联系院系领导、保卫部门,告知家长情况。由于小张是外市籍,父母不能及时赶到,辅导员保持电话畅通,告知伤情,避免父母过分担忧。
3.我们就是家人
经急诊反馈小张状况稳定,意识逐渐恢复,待进一步检查,大家如释重负。随后,学院领导也赶至医院了解详情。在候诊时,辅导员与几位在场同学谈心谈话了解事发经过,结合后期小张本人自述,得知本次事故确为突发意外。中午时分,征得医生和家长同意后,辅导员和学院领导再次前往医院探望小张。
4.关爱一直都在
之后,辅导员定期走访并与小张及班长、室友们一同成立关爱小组,助力小张正常学习以及生活恢复,并叮嘱他今后运动一定要注意安全。后续家校真诚沟通,出于对小张的恢复考虑,协商后学院建议小张出院后跟随父母回家做进一步休养,待完全恢复后回校完成学业,同时向小张父母详细介绍了意外保险报销手续、流程。
三、案例反思与启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提前做好各类预防工作,意外发生后则需冷静处理。
1.安全预警,防范未然
一是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利用班会、社团主题活动等形式增加同学们应对意外伤害的知识和能力。
二是全方位摸排,建立各类危机库,做好预案。在新生入学时通过自查、家校沟通及体检报告等了解学生性格特点、既往病史,形成各类危机库。
三是经常深入学生寝室,加强交流沟通。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四是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团结、互助、友爱的班干部队伍,强化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
2.临危不乱,冷静处理
一是临危不乱,当机立断。辅导员应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二是争分夺秒,生命第一。事故发生后辅导员应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情况,根据实际需要拨打报警或急救电话,同时安抚学生,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保障学生生命安全。
三是家校联动,团结一致。及时沟通,最大限度了解家长真实想法,得到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助于后续工作开展。
四是互通有无,共同应对。辅导员个人能力有限,需要学校相关部门配合,解决好各类问题。
五是人文关怀,注重隐私。在对受伤同学的帮扶中,不仅要注重“物质救助”,更要加强“感情投入”,避免家长对学校产生不良情绪。真心实意地去关心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鼓励其面对意外的勇气和决心。
六是追踪总结,自我保护。要注意维护自身权益,按照处理规范开展工作。
总之,学生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等特点,建立高校网格化管理措施和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尤为重要。身为“铁皮”辅导员的我们平时也要注意校园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提升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能力,增加相关知识储备,团结协调各部门,按照处理规范开展工作。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