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师德养成年度工作总结

来源:雅境中学 发布时间:2023-12-01

长沙市雨花区雅境中学重视师德师风涵养,把师德师风涵养放在首位,清廉文化润师风,经典诵读启师德,全员导师显师心,生命课堂展师能,书香笔墨涵师情,切实提升了师德师风涵养能力。

(一)清廉润师风

我校以“以雅为境,廉润四风”的廉洁文化建设理念,构建了“一核四字四风”清廉学校建设模式。“一核”即“一个核心”,是指学校的清廉建设目标是一个“雅”字;“四字”即“四字校训”,即“公勤诚朴”;“四风”指通过四风建设,达成“校风清净”、“教风清正”、“学风清纯”、“家风清真”的效果。

1.清廉建设文化融入校园

我校在校园内做好氛围布置,学校围绕四字校训,利用有限空间,做好“五个一”的建设。即建设一个清廉文化校训墙,一个清廉文化长廊,一个清廉朗读亭,一个清廉文化书吧,一个清廉文化展览室。通过“五个一”的建设,把文化建设落实到每一个角落,让师生把四字校训铭刻于心。

2.家校合力,共享清真教风

我校定期开展“百师访千家”、家长学院授课等活动,老师们利用休息时间走进千家万户,鼓励家长参与清廉学校建设,利用家长会、升旗仪式、年级组大会对美好校风事迹进行广泛宣传报道。学校与老师尊重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变化,密切做好家校协同教育。

同时,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每一个老师链接几个家庭,让清廉教育影响到每一个家庭,努力促进清真的教风。

3.清正廉洁润雅境,争做时代好先生

为进一培育清正廉洁的校园文化,切实加强师德的涵养建设,长沙市雅境中学定期开展以“清正廉洁润雅境,争做时代先生”为主题的系列主题活动。如萌园爱心捐助,全体教职员工爱心义卖,爱心牵手,让每一个孩子雨露均沾,受到润泽。

(二)经典诵读启师德

中华经典是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而经久不衰。老师们学习、研读中华经典,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迪心智,浸润师德。

1、读经典,启心智,润师读中华经典,厚植中华文化根基。

德,立师魂。我校开拓出全体教师共读《论语》、《学记》时间。每周教师大会前五分钟,老师们手捧经典,齐诵《论语》《学记》,聆听解读,夯筑精神世界;每年组织师生同台的经典诵读比赛,朗朗书声,营造良好氛围;“名著阅读”课题组组织师生共读经典名著阅读活动,交流读书感悟;生物、地理、德育名师工作室定期组织成员阅读经典,涵养师德;学校聘请专家来校做专题讲座,全面引导教师读好书,以传统经典涵养师德。

2、悟经典,写心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我们读《论语》《学记》《中庸》,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粹,提升境界,而撰写读书心得则让读过的书内化于心。学校精心评选,将教师优秀原创文章、读书心得编辑成文集《书香雅韵》《读你》《清廉文集》。

3、学校定期组织师生经典诵读大赛。

师生同台演绎,用经典滋润心田,涵养师生生命气象,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山河的壮阔,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

通过读经典,悟经典,老师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与澄澈,思想得到提升与升华。面对自己所教育的对象,老师们犹如一名农夫,用一颗纯粹的、高洁的、美好的心灵去呵护,去帮助, 在阳光雨露之下,孩子们幸福生长。

(三)全员导师显师心

让每个孩子都能站在聚光灯下,立足立德树人根本目的。为了真正实现“生生有师教,师师有生陪”,我校自2016年建校以来一直实行全员导师制。

1、每个学生自选一位导师,每一位老师全力带几个学生。

全面铺开全员德育工作,让全体教职工加入到德育的队伍中来。2020年以来,学校进一步完善全员导师制,通过导师每月“三大步”积极推动学生每日“三大步”。

2、真正关怀,走进心灵。

通过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集体讨论,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和学科偏向进行分组,导师坚持每月翻阅一次学生的成长记录本,并撰写评语,每月组织本组成员开展一次集体谈话,每月挑选三位同学进行重点帮扶,从而实现每月的“三大步”。

3、全体教职员工都深度参与了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

学生和老师、家长和学校密切联系,让师生关系更和谐,让家校互动更有效。这样一来,每一个孩子都有得到老师鼓励和帮助的机会,在导师鼓励下,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能力,实现自我的进步与成长。

导师既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全员育人导师制下,要求导师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增强综合能力,也要求学生打破师生隔阂,积极与导师联动,从而滋养生命内涵,让生命德育,熠熠生辉。

全员导师制,全校育人,彰显一个老师的初心和使命。

(四)生命课堂展师能

1.立足课堂教学,共建清廉学风。

我校以常规工作入手,立足课堂教学,从教育教学素材中发掘清廉内容,特别推出清廉文化主题展示课系列活动。

语文、英语清廉文化主题课《品莲花之性,铸君子之魂》,品位作者志向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文化精髓,对学生在价值观上进行精神引领。

历史、政治清廉文化主题课《从明朝灭亡看反腐倡廉》以游戏“人生模拟”贯穿全课,认识腐败对个人、对国家的危害,引导学生思考青少年该如何涵养清廉修为。

2、将雨花区“四有课堂”教育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

提高了课堂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雅境中学开展了骨干教师“四有课堂”示范课展示活动。“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每一位骨干教师的倾情付出,使得年轻教师更加明晰课堂的方向,使得雅境中学的“四有”课堂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3、跨学科融合,共建学科德育。

我们学校建有萌园实践基地,老师们带领同学们进行综合实践活动,2021年以来,工作室在陈菊英老师的带领下,联合学校语文、地理、化学、历史、美术等多学科老师组成教师团队,开展了“探秘圭塘河”的自然环境教育项目——探秘生态圭塘河,共建和谐新雨花。

(五)书香翰墨涵师情

汉字是我们祖先集体智慧的结晶。老师们坚持学习汉字文化,提笔练字, 以中华汉字的博大精深涵养心灵,修身养性,提升师德修养。

1.修身养性,以墨写心。

为弘扬中华汉字文化,学校推出系列官微“汉字探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学校结合课后服务,开发“融境”校本课程——“书法艺术”,以书法鉴赏、硬笔、软笔实践等为教学内容,提升教师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涵养师生生命气象,师生共同成长。

2.向经典更深处漫溯,感悟前人智慧。

教师定期撰写读书心得,感受经典魅力,并让我们读过的书内化于心,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最终转化为实践。学校精心评选,将教师优秀的原创文章、读书心得整理、编辑成两本文集《书香雅韵》《读你》。以活动开展为载体,淬炼教师专业技能。

3.一笔一划一人生,一横一竖一天地。

老师们坚持学习汉字文化,提笔练字,涵养心灵,修身养性。

为弘扬中华汉字文化,学校推出 “汉字探微”等系列官微,包含汉字起源与发展、汉字艺术鉴赏、汉字书写方法、汉字相关故事等等汉字文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

学校每期不定期开展教师书法学习、比赛、展评活动,有效地提升了老师们的专业技能。一横一竖一天地,一笔一划一人生,字如其人,字正德馨。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观察力、分析力、表达力必定得到长足发展。“练习写字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注意力,善于体贴人。”老师们养成细致、专注、沉着、持久的品质。与此同时,艺术领域向来都有接纳各种美的雅量,在学着去欣赏、接纳美的时候,人的心胸便得以宽广。

师德师风涵养,我们一直在践行,念在口中,记在心中,体现在行动中,教育美好的样子,就是美好教师涵养良好师德师风,两袖清风砥砺行,做新时代的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