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校长说(七十五):我们教育人向华为学什么?

来源:枫树山莲湖小学 发布时间:2024-03-12

1.jpg

导语

校长定期和学校老师、家长进行思想交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自己的办学思想通过会议、公众号等方式传递给每一位莲湖教育者,和大家逐渐达成共识,共同描绘学校发展愿景。

真正的阅读收获一定与读后思考(写作)密不可分。印象最深刻的是几年前参加湖南省教师培训师研修,疫情期间严苛的培训学习纪律、高标的培训成果要求,让我们近50名学员丝毫不敢懈怠。以“悦读悦分享”活动为例,我们可以坚持一个多月时间,每人每天一个不落地在沙龙版块上留言不少于500字的阅读心得,许多留言时间都是凌晨以后,那时候的学习状态有些“疯狂”。《第五项修炼》《微习惯》《教师培训师的修炼》《金字塔原理》《非暴力沟通》《最佳实践萃取》《成人学习者》……这也是我阅读量、写作量最大,打开教育视野、提升思考力最快的一段时光。

大年初一,读完《苦难英雄任正非》最后一百多页,脑海中浮现华为团队三十多年风雨兼程、奋力拼搏的画面:一刻接一刻的极致,一刻接一刻的磨砺,一刻接一刻的喜悦。读后思考:任正非和华为的故事给予我们教育人哪些启发呢?

2.jpg

一、把“以人为本”变成“以奋斗者为本”

教育启发:教育就是激发和唤醒生命个体潜能,师生有了发展内驱力才能在教育实践中创造更多成就感。

任正非带领团队在美国学习期间,发现以个人主义立国的美国,高科技领域遍地都是拼命追求自己梦想的奋斗者,特别是成功者和高层管理者。他们十分敬业,追求精进,追求成就,这是美国的群像。这种与众不同的驱动力让任正非为之震撼。如果华为到处都有忘我的奋斗者,以奋斗者为本,才可能有华为“针尖刺破天”的产品。我想,其他行业也应如此,怎样让更多的教育人加入奋斗者的行列?

1.打开教育格局。华为爱国,每年坚持依法纳税,立足造福人类社会、国家未来发展办企业。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每培养好一位老师、一个学生,改善好一个家庭的育人环境,也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一份力。学校发展路上获得的诸多奖项和成绩,只是表象,是一个果。我们更需关注的应该是这些表象后面的原因,必须向内。真正的办学成果需长期以服务师生成长、家长成长为中心,不断完善和提升学校的课程设计、教学设备、师资力量、教学质量。

2.完善成长机制。我校虽是一所百年老校,但真正规模扩大、品质提升还是2017年旧址重建后的几年,以前学校规模不大,有10年以上工作经历的优秀奋斗者也不多。近些年,随着外部优秀人才的不断引入,“鲶鱼效应”初见成效,我们看到以前德高望重、资历丰富但缺乏冲锋精神和气势的骨干教师,与新晋优秀教师在学校教育改革的不同场域里,心朝一方,齐头并进。这得益于学校制定和完善的教师分层分步培养机制,重要的荣誉不再论资排辈,重要的岗位不再依靠少数,重要的平台不再个人独享,每一位暗自努力、奉献价值的奋斗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片天地。我们深知:任何一个组织只要没有新陈代谢,“生命”就会停止。

3.搭建发展平台。期末我们有一位老师获得教学质量奖,并非成绩排名靠前,而是她所教班级的学业成绩、教学常规、学生满意度、同伴评价都有了提升。教学质量奖是我校含金量较高的教师奖项,此次评比结果也想传递给老师一种新的教学质量观:一改以往的只看排名,严格遵从“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

师生展示平台有外显的,也有内隐的。我校“博雅莲师”“博雅莲童”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目的是让每一位师生都能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看见自己的成长,而非甄别和选拔。各种平台的搭建与评价挂钩,才能让师生在有限或无限的空间里都能绽放光芒,寻找到奋斗的价值。

二、华为已经不再用自己的眼睛在看这个世界,他是在用客户的眼睛,用万事万物最节俭、最经济的方式来看这个世界

教育启发:学校的“客户”是师生和家长。他们的未来成长需要什么,学校就创造条件给予什么,他们的困惑、纠结和矛盾是学校发展举措的源泉。

“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坚持自我批判”。华为的“四句教”融进了18万人的血脉之中,更融入到整个组织的制度与流程体系。任正非认为,以客户为中心,做企业就是磨豆腐,把客户当至亲的亲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给客户最大利益。要带着对至亲的大爱、敬畏和郑重去工作,整合全球资源,为人类创造价值,这是华为的信仰。“客户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客户需求,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也是客户需求,只是更长远一些”。

学校的“客户”是师生和家长。学校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包括优秀的师资队伍、丰富的课程体验、面向未来的育人方式、科学的评价体系、先进的设施设备、和谐的师生关系、优质的教育水平等,一代代教育人一直在努力达到或靠近。我们迷茫时、困惑时,不知从哪里着手时,多倾听来自一线的声音,他们会告诉我们怎么做。

有孩子在课堂扰乱秩序、有老师情绪状态不佳、有家长担心新楼的空气质量、有学生反馈座椅不太舒服……这种鲜活的声音都能给予我们启发和思考,是我们提升办学质量的关键。除了已经发生的,我们还要预见未知的,因为,为师生和家长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是我们永恒不变的办学追求。

三、面对变革要有一颗平常心,要有承受变革的心理素质

教育启发:戒骄戒躁,谋定而后动。管理者需跳出教育看教育,才会有清晰的发展方向和变革举措。

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非常考验像华为这种高科技企业的真正实力,任正非在20多年前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华为高光时刻,他带领团队马不停蹄地到其他发达国家地区学习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他深知事物的发展规律,没有人可以永远处于高地,唯有学习和变革。中美贸易战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华为早有预料,这种超乎常人的冷静与理性令人惊叹折服。

教育也正在或即将面临各种危机:人工智能、大数据、生源减少、教师过剩、教育资源不均、教育评价方式单一、教学方式老旧、家庭育儿水平亟待提升等。怎样在危机到来之前提前做好应对?唯有变革。变革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从利益分配的旧平衡逐步走向新的利益分配平衡。我校“四自”智慧课堂改革、项目式学习推进、评价改革等一切变革的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学校和师生应对未来的能力。人都是有怠惰心理的,躺在舒适区不愿走出。变革中有资源流动、人员流动,任务驱动,倒逼着我们去尝试、去改变,还可能影响到自己的利益,但任何一项变革的利益分配都难以平衡。放平心态正确面对,只要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了,孩子的生命质量提升了,个人的得、失又何妨?

我的脑海中一直闪现着许多幸福的教育画面:周三无书面作业日,孩子放学离校时的眼睛都有光;数学项目式学习成果展中,几位老师和我开心地分享孩子们在项目实施中的收获;一位身体残疾的孩子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和关爱下,逐渐变得积极乐观;一位父亲在学校老师的持续关注下,对孩子的教育越发自信……我们在变革中的艰难不易,或许经常被这些幸福瞬间所取代。

书中还有许多值得咀嚼回味的观点,如“把自己看得很低很低,把别人看得很高很高,这样就有了一种内在的聚合人气的磁场”“把有限的时间都放在开发无穷的可能性上”“真正的危机是人们停止了独立观察和独立思考”“一个公司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优秀人才身上,我们要实行的这种制度就是离开谁公司都得转”等。

教育需要脚踏实地,也需要“天马行空”。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必须把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汇融进国家和时代的洪流中,才会真正成就一点事。最后用一首诗来描述此刻的心境——“沉船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谁是这个时代的英雄?任正非是,每个顺势而为、奋勇前行的我们,也是!

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