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何以为师?9月1日,省教育厅组织制作的全国首档“给老师的‘开学第一讲’”——《师者如是》师德教育专题电视节目播出。砂子塘小学党总支组织全体教师在线观看,这档以“爱与责任”为主题的节目,邀请来自湖南各地不同学段的六位老师,从不同角度,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为学、为事、为人”的“日常”,感人至深,用行动告诉我们,师者当如是。
教师观后感
《师者如是》推出了属于我们老师自己的“精神偶像”。他们中,有“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以自己为模板,去感染人、教化人、引领人”的茶叶院士;有“心怀‘国之大者’,为了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国赛金牌教练……他们正是习总书记说的: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作为教师,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我想,不管教什么学科,只有把爱融进教育,教育才是有温度的。其实,你会发现到最后学生印象最为深刻的,往往不是老师所教授的专业知识,而是老师这个人,一位真正用心用情来对待学生的老师,才是被大家铭记在心的。(一年级组 邹甜老师)
时间无形无影,无色无声,在恍惚之间无声溜走。今年,我又遇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这便是我们又一次成长的开始吧!
《师者如是》2022年的首播节目,全新的主题呈现,让人更加感慨万千,思索深刻。这几位来自湖南各地不同学段的老师,结合自己的从教经历,从不同角度,讲述“为学、为事、为人”的“日常”。这给作为教师的我们,上了最好的一课。
彭小奇教授,源自内心的爱,让我深有感触。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在举国上下、大力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今天,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来说,提高师德师风,做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显得十分重要,而好的教师一定要爱岗敬业,在强烈的职业感、责任感和事业心上狠下功夫、富有成果。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共产党员,便更加要用行动来诠释什么是“爱与责任”,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一年级组 谢宛瑾老师)
第一次收看为教师特别制作的《师者如是》的节目,首邀来自湖南各地不同学段的几位老师,结合自己的从教经历,从不同角度,讲述"为学、为事、为人”的“日常”,都是湖南教师的模板和榜样。
从节目的呈现中,我感受到了他们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以自己为模板,去感染人、教化人、引领人。他们是一直驻扎在一线,深耕一线教育的师者,将自己的心心路历程,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让我们感同身受。在新学期伊始,面向教师群体,让讲述人以身示范,引领师同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一年级组 沈橙老师)
《师者如是》聚焦教师群体,让讲述人以身示范讲“有教无类”,讲“因材施教”,讲“耐心陪伴”,讲“守护梦想”,讲“红色文化传承”,讲“师者,之所以为师”……不回避困惑、不吝啬感动、不隐藏成功的欣喜与骄傲,将自己的心路历程,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这是对教师情感素质的要求。教育不仅是认知过程,更是情感交流过程。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情感。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感染着学生。当我们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作出表率时,也同时给学生指明了行动的方向。教育的神圣就在于在我们塑造学生灵魂的同时,也在塑造自我的灵魂,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这恐怕是其他任何职业所无法比拟的。在一个个鲜活的孩子面前,只有不断地提高、完善自己,才能够让自己在“人民教师”这个称号面前毫无愧色。(一年级组 董琼老师)
“开学第一讲”——《师者如是》以“爱与责任”为主题,几位优秀教育楷模述说着他们的教育事迹,讲述了潜心育人的感人故事。故事中感受到他们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以自己为模板,去感染人、教化人、引领人;感受到他们心怀“国之大者”,为了一代更比一代强;感受到他们爱岗敬业的职业情感、爱学生的人文情怀、爱学生的正确方法、爱学生的职业能力。
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我们不仅要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更要心中有国家有民族,用自己扎实的学识、阅历、经验,及仁爱之心激励学生对于真善美的向往、对于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坚持。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时时处处为学生榜样,事事件件做大家表率,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服。好老师还应有终身学习的思想觉悟,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真正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二年级组 姚芳老师)
长沙航空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高职学院,我们的黄登红老师,他说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把他拉回到学习上来,都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他说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字字深情,句句有力。航空报国,航空强国,他把培养更多的航空工匠作为使命,实现一次又一次零的突破。作为教育人,我们也定将不懈努力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二年级组 聂雯老师)
做麻老师的学生是幸福的,每天被孩子们围绕的麻老师也是幸福的。麻老师“不为名利,只因热爱”的奉献精神值得每一位老师去检视自己。在麻老师的故事中,我看到了90后青年教师的担当和执着,感受到乡村教师在教育路上的一份温暖与坚持。我自己也是一名青年教师,热爱每一个学生,塑造每一个学生,是我的责任和使命,我将以麻小娟为榜样,以“真心”换“真心”,做学生的“启明星”,指引他们奔向美好的未来。做一个像麻老师一样温暖学生,幸福自己的教书人。(二年级组 张宇航老师)
今天观看了《开学第一讲—师者如是》师德教育专题节目,有四位老师的讲述让我非常震撼和感动。麻小娟老师和张琼琼老师扎根在乡村,不为功名和利禄,怀着崇高的教育理想和浓烈的教育情怀,用无穷无尽的爱来滋养着留守儿童。黄登红老师和刘仲华老师用自己深厚的学识素养,带领孩子们攻克技术难关,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这四位老师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常有爱,正是因为有着这份爱,才能够支撑他们不为名和利,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发挥了无限的光和热。我一定向他们学习,化感动为行动,争做四有好老师!(三年级组 刘银徐老师)
今晚我早早守候在屏幕前,聆听了来自湖南各地不同学段的六位老师对学生、对职业的深情告白。他们结合自己的从教经历,从不同角度,为我们讲述他们“为学、为事、为人”的日常。他们的日常故事里,有困惑、有感动、有成果的欣喜与骄傲,也有曲折艰难的心路历程,处处体现着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与文化品德,他们正用实际行动传承着一种言行一致与以身作则的精神。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要向他们学习,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把爱传递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从我的身上学会自尊、自强、自信、自爱,让这份平凡而朴实的工作来诠释自己的人生价值。(三年级组 周论老师)
新学期伊始,观看《师者如是》,六位老师以讲述人的身份以身示范,引领省内80多万名教师,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有仁爱之心,立足儿童本位,关爱学生之所需,想学生之所想。为生 ,做学生,做先生,做大先生。其次作为一名老师,要专攻自己的学术,提升专业,为师,当教师,当人师,当经师。(三年级 杨冰花老师)
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怀着期待与崇敬,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讲师者如是》。片中师德楷模、典范名师们的先进事迹,让我深受感动、震撼。
战胜病魔,奋斗不息的黄登红老师,让我体会到了大无畏的勇气;连续七年为学生讲睡前故事的麻小娟老师让我看到了用心的坚持;传承红色文化育人的朱细芬老师让我领略到了感恩的精神;放弃城市优越生活回到乡村,用篮球擎起儿童梦想的张琼琼老师,让我体味到了无疆的教育情怀;为国育人的刘仲华院士,朱全民校长让我感受到了专业的力量……
正是这样一批有崇高教育理想,对教育怀有赤诚之心,对学生怀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以无私奉献、勇敢担当和深厚的学术素养,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栋梁之才。爱是教育的真谛,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我们要关心关爱每一个孩子,传播知识,帮助孩子们筑梦追梦圆梦,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四年级组 张艳星老师)
在《师者如是》的综述篇说:爱是教育的真谛。我也深以为然,不管是“一千零一夜”的九零后故事老师麻小娟,还是身患胃癌,即使被同事领导批评,也依然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的黄登红教授,亦或是带着孩子们走进清华参加比赛的大山教练等等,他们一定是对自己的岗位有着深深的热爱,并深深地爱着孩子们。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爱学生的职业能力,爱学生的正确方法,还有爱学生的人文情怀是我作为教师追寻的方向。(四年级组 李如意老师)
《师者如是》在新学期伊始,聚焦教师群体,讲述“为学、为事、为人”的“日常”,是送给全体老师的开学第一课。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潜心教书,静心育人,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做好“经师”,成为“人师”,努力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四年级组 曾俊芳老师)
《师者 如是》节目中这六位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的“大先生”,结合自己的从教经历,将自己的心路历程,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深情地讲述感动人心!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如毛书记所言:我们需要仰视自己这份神圣的职业!唯有热爱,才能长久!师者,如是。(五年级组 张慧老师)
新的“一千零一夜”,是一场关于“爱”的双向奔赴……老师,是“点一盏心灯”,照亮孩子前进的路。《故事照亮孩子们的漫天星空》常德市鼎城区麻小娟老师七年如一日的坚持让同为青年教师的我们动容,不经让我想起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郴州一所农村小学中陪伴孩子们成长的时光:两盏白炽灯下,上晚自习的孩子们笔尖划过作业纸的沙沙声不绝于耳,教室里缓缓升起的蚊香烟雾一圈圈飘荡在教室里,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度过一个又一个乡村夜晚。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留下了什么?我想是和所有在乡村小学工作过的老师一样,用朴实的课堂和用心地陪伴点亮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灯。(五年级组 于颖能老师)
听了六位老师的优秀事迹,让人感动。尤其是麻小娟老师的故事让我深深地佩服,佩服其坚守在手电筒灯光下,带给孩子无数个滋润心田的故事,佩服其巧妙地将知识、道理、道德、文学、艺术等元素融入在一个个故事中,润物细无声地点亮孩子的内心世界……更佩服的是她七年如一日的坚持,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个故事,用故事点亮了孩子们的心灵。她以故事育人、以心育人、以爱育人的教育理念对我们教师来说,何尝不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习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让我们以这些老师为榜样,更加坚守初心,敬业爱岗,奉献祖国的教育事业。(五年级组 朱文娟老师)
教育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动作”,常德马小娟老师,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黄登红教授,怀化张琼琼老师,郴州朱细芬校长,湖南农大刘仲华院士,长沙雅礼书院中学朱全民校长,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敬业奉献,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湖湘”教育这张画卷上,用“爱”书写了不平凡的教育人生。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精彩诠释了习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为我们树立了鲜活的师德师风学习榜样,担得起学生爱戴、国家认可的“大先生”。(六年级 王杨梅老师)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老师,是“心怀‘国之大者’”,是“为了一代更比一代强”。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黄登红老师如是说。
黄老师曾因为患有胃癌,切除了整个胃。等身体好转后,他不顾所有人的劝解,毅然回到了他热爱的讲台上。他觉得他的生命是充满变数的,未来不可知。他必须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和时间拼命赛跑。
因为他心里装着每一个学生,心里装着国家航空事业的发展。他曾发自肺腑地说:“作为一名教书匠,我的愿望是让学生拥有更精湛的技能、更广博的学识、更丰盈的人生。不管疾病多可怕,人生多艰难,我都要继续在长沙航院这片沃土上做‘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耕耘者、守望者。”
师者如是,向黄老师学习。保有教育的初心,做优秀的教育者。(六年级 肖杰老师)
今天有幸观看了省教育厅组织制作了2022学年《开学第一讲·师者如是》师德教育专题电视节目。该节目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让我们更深入的体会“四有”好老师标准,不断提升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行动自觉,做好“经师”,成为“人师”,努力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而播出的特别节目,深受感动和启发。
在很久之前,我便听闻做好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何为大先生?我想在“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以自己为模板,去感染人、教化人、引领人”的茶叶院士;有“心怀‘国之大者’,为了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国赛金牌教练;有“致力于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和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探索出薄弱高中健康发展的新路子”的中学校长……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大先生的影子,他们不回避困惑、不吝啬感动、不隐藏成功的欣喜与骄傲,将自己的心路历程,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
做好自己教学生涯的大先生,是在自己真正入职学校的那刻开始,才懵懵懂懂明白自己身上的重担,仿佛看到了前方的微光,自己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前进。(美术组 桑婷老师)
刚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我,今晚有幸观看了新一期的《开学第一讲》,感慨颇多。节目中,邀请了来自湖南各地不同学段的六位老师,结合自己的从教经历,从不同角度,讲述“为学、为事、为人”的“日常”。我深切感受到了这其中饱含的,来自老师对学生、对其职业深情的告白。从老师们的精彩讲述中感受各位老师爱岗敬业的职业情感、爱学生的人文情怀、爱学生的正确方法、爱学生的职业能力。我作为一名新教师,也要像她们那样,做好教育事,当好教育人,为学生做好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履行教育者的职责,努力做一位眼里有光,心中有爱的好老师。(美术组 刘金晶老师)
要想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是需要全心全意去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它容不得三心二意,你要全心全意地去做才能做得好,另外对我来说,教师他不仅是职业,他更是一个事业,更是一种信仰。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献身教育,甘为人梯。这是教师忠于党和人民教育事业高尚道德境界的具体体现。在教师的岗位上辛勤耕耘、兢兢业业为学生授课,不计地位、不计名誉、不计报酬,为培养教育人才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合格的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一套良好的教学方法。所谓“学高为师”,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如果只满足于目前的知识,不过是“原地踏步”,早晚会被社会所淘汰“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一缸水是不够的,必须是活水源头。”只有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充实自己,拓宽知识视野,才能与时俱进。(体育组 关向阳老师)
老师的爱是一定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浓浓的师爱,可以撞开学生的智慧,温暖学生的心灵。
“播种幸福的教育,享受教育的幸福”。在《开学第一讲:师者如是》上我看到了幸福耕耘,幸福生活,幸福传递,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
我对教师有了更深的认识---我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个能走进学生心灵的教师;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个追求课堂诗意的教师;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个能享受教育的教师;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个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教师。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们也应该带着孩子们弘扬红色长征精神,树立正确的爱国情怀,给他们说一说那些红色故事。培养学生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自强不息,乐于助人、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勇于受挫,敢于担当的精神。老师们可以开展国旗下讲话活动,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先烈的爱国精神。校园广播台播放红色歌曲、学生通过书籍、网络收集红色文化故事,红色名言、学生创作红色教育题材手抄报、黑板报,向学生普及红色文化知识,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体育组 罗婷老师)
人言师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航天技术学院黄登红教授身患胃癌,心挂学生,化疗完坚持回到课堂,与时间赛跑,在有限的时间里想给予学生无限的知识,潜心育人,带出数十名国家级、省部级技术能手,为国家培养更多的航天工匠。或许我们与黄教授的境界相距尚远,但那一颗满怀希望与热情的心是相似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就是在平凡的日子里,教育者把自己变成一棵树、一朵云、一个灵魂去摇动另外的树、去触碰不同的云,去唤醒有趣的灵魂,造就春意盎然、温柔浪漫的世界。我每天看到那群天真孩童的灼灼目光、蓬勃朝气和美好梦想,我坚定地播下希望的种子,我相信,这颗种子会慢慢出芽、成苗,长成一把遮天大伞,为更多的人遮光、挡雨。
若要赢得天下繁花桃李红,就需要为孩童开一朵花。大手牵上小手,清寒的春风变得温柔,这些花才能开放;成熟扛起稚嫩,孤独的道路变得温暖,这些花才能绚烂。教育只是一场爱的传播,是教师自我修养与温暖的修行,慢慢教育路,有你有我有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自当上下而求索。(英语组 王甄妮老师)
师者如是,向阳而行。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个故事,“故事大王”麻小娟老师用睡前故事为乡村留守儿童点亮漫天星光。宿舍里1000多个夜晚,1000多个故事,她以故事育人、以心育人、以爱育人的教育理念对我们教师来说,何尝不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原来作为老师,高超的教学能力、先进的教学理念并不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7年的执着、笃定的赴约、细心的感受、用心的陪伴、启迪的故事才能带给孩子无穷的惊喜和能量、爱与关心、思索和成长。这难道不是教师最为幸福的收获吗?(英语组 汪佳星老师)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英语组 肖湘蕖老师)
时间过得真快呀,暑假就过去了,又迎来了新的学期。今天又迎来了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是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自2008年来,教育部就与中央电视台有了密切的合作,于每年新学年开学之际推出《开学第一课》,通过今天的学习收益颇多。
无奋斗不青春,节目中许许多多的故事都激励着我们,只有不断努力,我们才有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更需要不断进步不断成长,在教学中和生活中都要做学生的榜样。
时代需要我们,我们就要上!我们就是中国,中国就是我们,我们什么样子,学生就是什么样子。因此我们需要将开学第一课中的嘱托放在心上,将努力奋斗的心投身于工作中,未来的人生以及祖国的教育未来都将越来越好!(科学组 匡雯雯老师)
观看2022年《开学第一讲》,用心感受节目里的故事内容,我们会发现这个时代真的很美好有机会能成为这个时代的人,可以说是幸福无比。除此之外,节目里满满的正能量呈现,不断地给新时代祖国少年们灌输着正直思想,诠释理想的重要性,因而我们都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与目标,以实际行动拼搏,让理想照亮我们的未来。所以这也是《开学第一讲》为什么如此受欢迎的原大了,接触课堂学习不到的知识,感悟大道理。作为祖国花朵的培养人在观看《开学第一讲》之后,也更应该好好地反思节目中的故事内容,领悟好真正的人生意义,并且往后要更加认真刻苦学习,为将来能塑造有用之人努力不断,积极进取!(科学组 易汝老师)
通过观看《师者如是》,看到了前辈们甘为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我明白了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我们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的引路人,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作为教师应该要格外注重自身修养,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以德服人,以情感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楷模的形象,所以教师的责任绝不仅仅是讲多少节课,而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铺路,为造就完善人格、有责任、有担当、有胸襟的新时代青少年而不懈奋斗!(科学组 杨昊宇老师)
师者如是:如一盏“心灯”照亮孩子前进的路;如心怀国之大者,为了一代更比一代强而奋斗;如守护者,精心守护孩子们的梦想;如引路人,带领孩子们在红色文化中徜徉传承;如榜样,“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以自己为模板去感染人,教化人,引领人;
老师是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而老师更应该先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以扎实学识以及有仁爱之心的更好的自己。(音乐组 郭盼老师)
师者千载,道心一脉,尊师重教,弦歌不绝,在听到麻小娟老师的故事后,我感触良多。我有的时候在想我们究竟是在完成工作,还是在做教育。但仔细想想又有什么分别,作为一教育工作者,我们工作不就是在做教育吗?麻小娟老师真的是从最微小的最基础的细节去做好,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这是完成好了工作;她用六年时间,利用睡前半小时打着手电筒为学生们讲了1001个故事,认真挑选,认真策划,将童话故事、绘本故事、自己的故事、身边的故事、榜样的故事、名人的故事等,用孩子们可以接受的形式进行分享,让孩子们的夜晚无比丰富,这就做到了教育。
我们的想法有的时候灵光一现,但是锲而不舍的坚持才真的可贵。这也让我明白毅力的重要性。说实话,坚持真的挺难的,我也立过不少flag,但坚持下来还是很有难度的。希望自己能学会真正的坚持,希望自己一直保有初心!(音乐组 王苏然老师)
今天看了很多优秀教育工作前辈的经历。让我知道教育不仅是一份情怀,更是一种坚持,一种爱的奔赴。我要做一个有信仰有梦想的老师。对学生要赋予爱的教育。
新的一千零一夜。是一场关于爱的双向奔赴。老师,是点一盏心灯。照亮孩子前进的路。——麻老师的一席话深深的感动着我。教育是爱的鼓舞是爱得唤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麻老师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要有一颗爱孩子,爱工作的心。是一份用心行动的工作。教育是用爱感化孩子。每一个孩子就像一颗没发芽的种子。老师用爱的水浇灌她们,给她们充足阳光。让她们自由的成长。(音乐组 黄梦婷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