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润心】 以德立行 润物无声 ——“身边的师德模范”专栏一

来源:雨花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2023-04-19

师德,是教师之根;

师风,是教育之魂。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如何正本清源、重塑师魂,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职责。

为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涵养高尚师德,学校将陆续推出一批扎根于教学岗位默默奉献的师德模范,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讲述他们以情感人、以爱育人的“师德故事”。

今天让我们走进周聘婷、李礼两位老师,一同感受他们对于教育事业的坚守和热爱吧!

【教师简介】

周聘婷,中小学一级教师,现任长沙市雨花区雨花实验小学教务主任,1803班语文教师。从教7年,一直坚持以爱为底色,做有温度的教育。所撰写论文多次荣获省市区级一等奖,在区、校级赛课多次获奖,曾被评为集团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学工作勤勉,用青春和热情在教育之路上春风化雨,硺璞成器,深受家长和学生的喜爱。

1681896992243783.jpg

【主题分享】

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作为学校兼任语文学科的行政人员,每天都是部门工作和教学工作两头抓,甚至很多时候教学仿佛是一件“额外”的事。在这样双线发展、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我把提升教学质量的重心放在课堂40分钟,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课堂40分钟教学质量。

一、储备要“丰”

储备要“丰”是指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40分钟课堂效果达到的上限是多少,取决于老师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语文素养有多少。

一是老师是最好的榜样。

老师的字写得好,你的每一笔板书都是学生的字帖,老师的每一句语言都是流动的词句积累,老师爱阅读,学生也会跟着读。

我曾经要求学生看书要有阅读笔记,好词好句摘抄,引来一片哀嚎。可当我把我自己的厚厚的密密麻麻一本阅读笔记拿到班上给学生翻阅时,学生自发地买本子,跟着我一起读《呼兰河传》《城南旧事》,老师的榜样引导比压着学生学更有效果。

二是课堂充满着未知因素,教学中会有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的知识储备越丰富,应对未知问题的能力会越强。

一次教古诗,我给出一幅落日的画,让学生说体会。我们班聂炜城随即说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千古绝句,学生说出来的时候,我立马大大表扬,并立即补充了天才诗人王勃写《滕王阁序》的故事。全班的表扬让他积累古诗词的兴趣更大了,也在无形中给其他学生积累了古诗词知识。我很庆幸的是王勃和《滕王阁序》的故事是我看夏昆的《在唐诗里孤独漫步》一书中了解到的,假设我不知道这句千古名句和它背后的故事,那节课我便失去了一个激励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机会,也无法与学生对话。

二、备课要“提”

认真备课才能上好课,这是众所周知的。那如何备课呢?我给大家的三个词是:提前、提问、提纲。

1.“提前”就是提前做好准备,熟悉教材和课文。教务部门开学后的第一周肯定是忙不赢的,所以我在提前在假期里熟悉了教材,备好了第一单元的课文,提前备课能够让我从容走进课堂。

2.“提问”就是在备课时我会有意识地梳理我这一节课会提出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单独拿出来是一条清晰的逻辑线,同时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我的提问是否精准、是否通俗易懂,是否循序渐进,是否符合学情。教学是提问的艺术,课堂问题的逻辑清晰,教学流程便清晰,提问提的好,教学重难点便更容易落实。

比如说我在备《草船借箭》这篇文章时,要突破“体会周瑜和诸葛亮人物特点”这一教学重点,我设置了一下几个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思考。

3.“提纲”就是我在备课时重视板书的备课,列出课文的提纲,也就是要有结构意识。课文的结构、作者的情感、文章的主旨在黑板上用提纲或思维导图的形式精简展示出来,一目了然,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概括能力、逻辑思维是很有帮助的。我不仅在备课时备好提纲,同时也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先试着列出课文提纲,学生能树立课文的文章结构,自己写作时便会知道如何布局谋篇。

三、方法要“明”

第三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识字写字教学不仅仅教会学生会认会写课文的生字,更要教会学生记字和书写的方法;

朗读不能光提“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要求,更要引导学生知道如何处理语句之间“轻重缓急”的关系;

还有文章的阅读策略、复述策略、缩写策略等等,老师在教学中要有方法意识,这样才不不会导致学生考试时只会做学过的题。

四、作业要“守”

关于作业,我的做法是严守“交齐”和“写美”两大关。

写不写得好是能力问题,交不交是态度和原则问题。所以我的作业只要布置了就会有检查,一个不落。欠交的、没写的会一直盯着完成。久而久之,便没有欠交作业的现象。第二是要求“写美”,从一年级带到五年级,我一直坚持的要求就是字要写工整、页面要整洁。所以最基础最不用动脑子的生字作业我一直坚持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同时巡视学生书写情况,事实证明,老师盯着写出来的字就是比回家写要好看,而能安静写字,其实无形中就是在培养学生的静气、专注力,而基础字词也在这样的过程中掌握得更牢固。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在时间、经历有限的情况下,我提升教学质量的经验便是增强知识储备、认真备课、注重学习方法指导、严抓作业态度和书写质量,并将这些落实在课堂的40分钟,向40分钟要质量。


【教师简介】

李礼,中共党员。2202班2209班数学老师,从教以来,谦虚好学,工作勤勉,敢拼敢闯,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赛课活动,在“精品教研 智慧课堂”教学比赛中获校一等奖,是青年教师学习的模范。

1681897117205684.jpg

【主题分享】

每一颗星星都会发光

我叫李礼,感谢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让我任教一年级2班和9班的数学,作为22年刚毕业的大学生,面对这些刚入学的萌娃们,其实我也是一脸懵圈。有幸在迷茫的时候遇到了我们的团结积极向上的雨花实小教师团队,给了我非常多教学上的指导。今天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分享经验,也只是我们雨花实小教师团队的智慧结晶。

如果说我任教的两个班的数学成绩提升得比较快,那我认为首先要归功于我的师傅张红,因为办公室近的缘故,我打扰师父的机会多了很多。师父会教我这册书的重点是什么,如何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如何和家长们沟通等等。9班有个小朋友叫张城榛,估计大部分老师都认识,在和师父的一次偶然聊天中,师父告诉我试着给张城榛安排点事做,让他当一当老师们的小助手,我用了这个方法之后,张城榛逐渐摆脱了对妈妈的依赖,慢慢的能够自己上学。

其次,要感谢我的两位班主任,感谢他们对我工作的积极配合,他们给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最后,我要感谢两个班的孩子和家长们。对于班上的学困生,在上网课的时候我就联系了他们的家长,建议他们在家给孩子进行模块复习,一个单元一个单元来,有疑问的地方做到及时沟通。寒假刚开始,我也建议家长们按照书本,每天给孩子进行一个知识点的复习,到了每周日的时候我会询问这一周的学习情况,到了开学,我发现这些孩子的基础确实也上来了。在和家长们沟通的时候我发现多从他们的角度去阐述问题,他们是很能够理解的,在提升了孩子的前提之下也和家长们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

我们每天都会评选“数学之星”,也就是从每天的数学课中找一位综合表现特别棒的小朋友,在临近下课的时候颁奖,然后请其他的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他是数学之星。记得第一次颁布“数学之星”的时候,他们都特别期待,其他孩子也能找到“数学之星”身上的闪光点,当他发现今天的数学之星坐姿坐的比我棒、听课听的比我认真时,他就会潜意识的向他看齐。同时,我们每周也会随机发放表扬信,对比上一周有进步的孩子把他拿出来夸,在某一方面特别突出的孩子也夸一夸,我记得我们班有个不是很听话的小朋友,有一次上课的时候坐姿特别端正,我就惊叹的说“他的坐姿好端正”!然后班上的小朋友都开始坐的笔直,我站在教室后面看到他们的后背,直到让我觉得后背发凉。

每学习完一个单元我们通常会进行单元知识比赛,只写对错没有分数,看完卷子心里就会有个底,拿回家家长们看到卷子也知道孩子的哪些地方还需加强。我们一年级数学的计算是重点,所以在看卷子的时候我会特别留意口算这一块,当他们出现不熟练、粗心做错口算题的情况时,我会要求他们每天做20道口算题,自己给自己出题,在我第二天上数学课之前放到我的办公桌上,如果没有,我们就会在课堂上展开口算比赛,班上的小朋友随机出题,请他来回答。这样不仅一个小朋友的口算解决了,班上其他小朋友还能巩固一下口算知识。

在我的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星星,我相信,每一颗星星都会发光!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是一部活的教科书、一种无形的感染力,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教育是一场修行,是一场漫长而幸福的修行,修的是孩子,更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