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青学院】| 书香溢芳华,分享共成长

来源:砂子塘万境水岸小学 发布时间:2023-08-13

蓄力方可行远道,书香才能溢芳华。阅读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为促进教师更好地学习优秀的教育理念和实施方法,促进教师思考并优化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砂子塘万境水岸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于5月30日下午在报告厅开展了青年业校读书沙龙活动。

此次活动品读的是于永正老师的《给初为人师的女儿二十条贴心建议》,年轻老师分组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自己读这本书的感悟。

第一组曾磊芳老师作为分享人,从“书本是理论,细节是艺术”、“把自己教成孩子”两个小点,结合了书中的实例来展开讲述,让听者感受了于老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宽容、严格和耐心。书中的经验不光可作为刚走向年轻教师的贴心参考,更是对充满教育困惑的老师的一味良药,值得细细品味。

周虹贝老师作为第二组分享人从“学习”和“语言艺术”两方面来谈。“学习”是指年轻教师要应留心学问、细心观察、潜心坚持,才能在教师之路上越走越远;“语言艺术”是指在教育学生时可以尝试“换个说法和做法”,在批评学生时可以尝试“无声胜有声”。

第三组分享人舒杨杨老师以“做教育的有心人”为主题讲述,谈及对待教育要有“法”、对待艺术要有“乐”、对待学生要有“情”,教育虽艰巨,但只要有“心”就能成功。

夏芳老师组把教育概括为两个名词“影响”和“激励”,教师要意识到自身对孩子的影响,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对待孩子要多夸奖,且是有针对性和实质性的夸奖,看准孩子的闪光点,激活孩子斗志,也给其他孩子做一个表率。

周聪老师组的分享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恩威并施的老师,要有实践的智慧要懂得忍耐和宽容。

胡暑老师组感悟最深的一点是老师要“蹲下来看学生”,把学生看做一个与之平等的人,拉进彼此距离从而更有利于教育的开展。

郝旺老师组分享的观点之一:“目中有人”令人印象深刻,一节课40分钟学生不可能时刻注意力集中,当学生疲惫、出神时可以做个小游戏或者开个小玩笑,把学生拉回课堂。

钟静仪老师组分享第四辑“站在巨人肩膀上”,让我们懂得了于老师之所以能成为大师,不仅是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是因为会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而且,他不光学习成功的课堂,也会从不太理想的课堂中去反观自身。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最后,许睿主任肯定了青年教师精心的准备,期待青年教师从书中感受到于老师先生至真至诚、至善至美的教育情怀,在工作中慢慢实践,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仁爱之师、善学之师、严明之师。

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品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智者对话,此次读书沙龙,进一步点燃了我校青年教师读书的热情,指明了青年教师学习的方向,坚定了青年教师做好教育的信念。日渐长,风正暖,在每一个充满着浓浓书香的日子里,希望大家都能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从书中汲取营养,站在巨人肩膀上前行,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教师感悟:

朱莎莎老师:

一次思想的碰撞,是启发;双方思想的碰撞,是交流;众人思想的碰撞,才能形成更大的焰火。今天学校举办的读书沙龙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今天大家齐力分享的书本是《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建议》,老师们有许多精彩的分享:做教育的有心人。注重学生长远发展,关注学生,捕捉寻常时刻,提供机会之窗。孩子犯错不是一次就能改变的,要学会容忍。把“放荡不羁的野马”赞扬成“懂事的小马”等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的老师分享的感悟与我有灵魂的共鸣,有的老师的分享让我陷入沉思。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家在一起交换着自己的阅读故事,保持着充电状态,敞开心灵,在书本和语言中寻找共鸣,是一件有意义且快乐的事情。

在今后的教育路上,我将继续保持谦卑的心态,努力钻研书本知识,潜心学习,向优秀的教师学习,聚焦自我的提升和进步。

陈晓老师:

感谢学校组织的此次活动,参加完今天青年业校的读书沙龙我感触颇多,几位老师上台的分享都能带给我一次全新的成长,教育的思考。

今天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句话。作为一名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带班班主任,我认为我的教学方法也要跟随孩子们年龄,心理的发展而转变。温和,是柔软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多用学生视角和同理心看待他们,坚定,是对学生的每一次犯错,都要认真处理,树立正确的规则,好的老师应该是恩威并施的。在今后的教育路上中,我将用心引导,用爱陪伴,用行为证实,砥砺前行。

裴佳美老师:

于永正先生是一位认真负责、严谨治学且富有童心的人。第一组分享时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书中说“细节处理得越好,距离荒芜就越远。”但是书本理论太抽象而学生太复杂又该怎么办呢?书中提出天性不能扼杀只能因势利导,老师不要忘记自己曾经也是孩子,要去理解孩子了解孩子,注意细节。书本是理论,细节是艺术。

第三组和第四组分享了教育的两个名字,一个是影响,一个是鼓励。夏老师以祖林老师为例,用实例告诉大家这本书中理论的可行性。我们应该成为怎样的老师呢?书中这样说:对待教育要有法,对待艺术要有乐,对待学生要有情。真正的好老师会让自己的学生有点“艺术细胞”。在课堂上多展现作为一个老师的多样性,也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榜样。

第五组和第六组则是告诉我们要成为恩威并施的老师,要懂得理解和宽容。第七八组则是告诉我们要蹲下来看学生,注意批评的艺术。

总而言之《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这本书通过各位老师的解读让人理解得更加通透了,期待未来我们可以一起继续分享更多好的书籍和观点。

彭奕曼老师:

非常感谢青年业校为我们青年老师提供此次共读一本书的学习平台,让我们能够更深层次的领悟到其中的含义。其中"教学,还有另一种语言" 这个小节提醒我,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创意和互动的学习体验。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通过这次读书分享会我们明白了,作为教师应该保持学习的心态,并从前辈经验中汲取智慧。也让我们慢慢意识到,教育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使命,我们应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成长和发展。

此次活动,让我对老师的角色和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它激发了我对于如何成为一位有影响力的老师的渴望,并让我更加珍惜教育所带来的机会和责任。我将努力将这些宝贵的教训融入到我的教学实践中,为我的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启发和有意义的学习环境。